我所悟得的靈性技術「樸實無華的平衡,平衡而走在實踐」/ 第二階段
第二階段:平衡了自身與其他生命/框架與業力關係
放下片面,進入完整/真理,於是你憑藉真理來行事
處在「平衡」狀態,
代表已看到自己與對方的完整面,而自然地放下執著,
將發現「片面的認知(即是執著)」是為「完整」的一部份,
於是,自己的思惟與態度都會瞬間轉變,生命的動能將繼續移動。
在每一件人事物上都看到其完整性,
將會發現「你不可能療癒對方,也不可能療癒自己」,
因為療癒是一個「認為對方有病」的思惟,
反過來說,自己只能看到對方的片面,
卻堅持對方需要被療癒,這是因為對於片面的執著。
在每一件人事物上都看到其完整性,
將會發現「你不可能教導對方,也不可能教導自己」,
因為教導是一個「認為對方不懂」的思惟,
反過來說,自己只能看到對方的片面,
卻堅持對方需要被教導,這是因為對於片面的執著。
也許你可以嘗試:先平衡自己。
然後在自己與對方的完整性當中找出自身的框架,
此時,你的靈感將引導你在內在與外在的工作上進行「平衡」。
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
執著於片面,即是強迫自己認為世上一切已是完整,
此為謊言的真義,於是只能以謊言行事。
謊言即是片面,片面即是不完整,
此時,外在作為將被創造為不完整,
不完整的外在實相,使人常有不足感、恐懼感,
於是貧窮的物質現象不斷產生於自身周遭。
完整性即是真理,所有生命皆有其完整性,
每一次都看到其完整性,
就是每一次都在所有生命裡看見造物者,
造物者即是「完整」,
「內在,處在完整」也將創造豐盛的外在物質結果。
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 *
不執著於幻象,
即是佛經裡面提到的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
五感、想像畫面、靈性世界,一切皆為幻象,
為何呢?因為都只是造物者的片段,
這些片段都不是完整,都只是片面,
每一個「對於片面過度認同」的行為,
將會停止自己接近造物者的動能,
但是,每一個片面確實都是造物者的一部份,
造物者即代表著多樣性,
認識造物者確實是從片段開始走向完整,
這一切當中,合乎邏輯卻也同時矛盾,
只因為每一個生命都是造物者的片段,
也同時就是造物者。
這個世界是由你創造的,
這個你,是物質、心智、靈魂,完整的你,
這一切的創造都是你想「表達」的,
這就是為何「色即是空,空即是色」,
五感、想像畫面、靈性世界,一切皆為幻象,
這些都是你想「表達」的,
這些都是在「象徵」你的意圖與創造,
這些「象徵」永遠不是你。
如果你過度執著於這些「象徵」,
你就會感到迷失與困難。
溝通之所以常有代溝或困難,
只因為「言語」、「圖案」都是「象徵」,
如果你過度執著於這些「象徵」,
你就會感到迷失與困難。
當你覺得某人不可原諒,請記得不要批判,
在對方的片面上用力下功夫,只能看到片面結果。
當你覺得某物難以學習,請記得不要批判,
在學習片面上面用力過度,只能看到片面結果。
當你覺得某事非你所願,請記得不要批判,
用力認同事物的片面,只能看到片面結果。
「著相」即是「認同片面是完整的思惟」。
「不著相」即是「發現每一個片面為完整的一部份」,
於是你將憶起造物者就在你身邊,就在你的內在,
你將憑真理於世上行事。
吳哲銘 Linus 20110126
延伸閱讀:
我所悟得的靈性技術「樸實無華的平衡,平衡而走在實踐」/ 序言
http://radesign.pixnet.net/blog/post/45836817
我所悟得的靈性技術「樸實無華的平衡,平衡而走在實踐」/ 第一階段
http://radesign.pixnet.net/blog/post/45836947
我所悟得的靈性技術「樸實無華的平衡,平衡而走在實踐」/ 第二階段
http://radesign.pixnet.net/blog/post/45837093
我所悟得的靈性技術「樸實無華的平衡,平衡而走在實踐」/ 第三階段
http://radesign.pixnet.net/blog/post/45839533
我所悟得的靈性技術「樸實無華的平衡,平衡而走在實踐」/ 第四階段
http://radesign.pixnet.net/blog/post/45843467
我所悟得的靈性技術「樸實無華的平衡,平衡而走在實踐」/ 結語
http://radesign.pixnet.net/blog/post/45843535